觀霧台灣擦樹自然保護區植物相調查研究

:::
計畫名稱觀霧台灣擦樹自然保護區植物相調查研究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7年
受委託機關中興大學
計畫主持人歐辰雄教授
計畫執行時間86.10.23-87.10.31
研究經費400,000

目的

本研究即為瞭解本保護區之植群、植相、組成結構及台灣擦樹之特性,乃進行調查、分析,作為未來經營及管理原則的參考依據。

預期成果

瞭解本保護區之植群、植相、組成結構,及台灣擦樹之生態特性,提出經營及管理保護區的參考。

執行成果摘要

台灣擦樹為台灣特產的稀有植物,也是稀有動物--寬尾鳳蝶的食草,除了在生態及學術上有其獨特的地位外,亦具有經濟價值。台灣擦樹為陽性樹種,在台灣分布並不普遍,殆分布於海拔2,000公尺左右地區。在觀霧地區之大鹿林道東線沿線3.5公里附近,則有大規模之群落形成,林務局為保存其基因庫,特於1975年將之劃為保護區,面積約23.5公頃。保護區內之植群經群團分析可分成:(I)台灣擦樹-香杉型;(II)台灣赤楊-西施花型;(III)香杉-台灣水絲梨亞型;(III-A)台灣擦樹-台灣杜鵑亞型;(III-B)香杉-台灣水絲梨亞型;(III-C)香杉-台灣擦樹亞型;(III-D)卡氏櫧-台灣擦樹亞型。藉由族群構造分析以及現場觀察發現,台灣擦樹的更新狀況不佳,未來勢必在其棲地上需作一適當處理,才可能確保台灣擦樹林相之存在。其它有關台灣擦樹的繁殖、更新、與寬尾鳳蝶生態上的關係,以及各相關學科研究等課題,必須持續加以研究探討,並且綜合前人研究的部分,以求完整的資訊,作為保護區經營管理的依據。

檢討與建議 

由於擦樹是落葉性喬木,於10~12月觀察時,葉子開始變黃、變乾,終至落葉。至2月底前,葉子幾乎全數掉落。其展葉約於2月底開始,於花期之後。樟科植物依其落葉性,大致上可分成二個類群,一是常綠,另一是落葉。後者展葉於花後對於植物授粉可能有較大的助益。 
本研究調查期間,針對保護區內之台灣擦樹進行觀察記錄發現有性比差異、豐欠年、氣候蟲害等可能造成擦樹不易自然繁殖的因素。 
本研究即收集整理相關單位及學者針對台灣擦樹所做之相關繁殖試驗研究案例及心得意見,供保護區未來欲進行繁殖育種作業時一參考的依據。 
觀霧之擦樹資源,被視為一龐大的種子生產中心。唯經本研究之生態調查記錄顯示,且下層植被不見木察樹幼齡木及小苗,此可能是天然下種之休眠種子,因受光量少,而減弱對種子甦醒發芽的刺激所致。故建議經營管理者可在保護區內選擇適當林地,進行人工伐除雜木、清理地被灌叢等整地作業,使鬱閉疏開,受光量增加,順利進行天然更新。設立台灣木察樹採種園的意見,建議可再請學者針對設立的可行性進行評估,並可配合人工催芽與育苗試驗、「層積+ H2O2+變溫處理」的種苗培育試驗等研究,以尋求最適本保護區的育苗方式,突破瓶頸。 
台灣擦樹為稀有動物--寬尾鳳蝶的寄主植物,但非為其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成蝶與溪谷之分布有關,故建議沿大鹿林道東線各溪谷山澗溯溪觀察,可找出蝶道及吸水點,經營管理者亦可參酌。二者間之生態關係,極具教育價值。經營管理者可匯集植物、蝶類專家,共同評估與採種園結合設立「生態觀察區」的可行性,以發揮其生態教育功能。 
本區記錄到一稀有、台灣特有種植物資源--雪山冬青(Ilex tsugitakayamensis Sasaki),宜亦一併列入保護區經營管理之目標。
回列表
瀏覽人次:2299 最後更新日期:2016-06-19